时间:2022-07-29|浏览:235
虚拟偶像的“天花板”虚拟偶像外表越真正越受大家喜爱吗?陈端并不认同。她强调,虚拟偶像是“高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仅从外表来讲,追求完美超写实的脸部情绪、姿势、响声,使之更接近真人超级偶像,为用户带来更自然逼真的互动体验值得肯定,但这反倒可能引发人类的“恐怖谷”效用。
该在1970年被日本智能机器人权威专家森政弘明确提出。他认为,最初人类会让外表、姿势与人类相似的智能机器人造成正脸感情,但相似性做到特殊水平时,人类发觉其与真人之间细微差别后会有种肌肉僵硬最恐怖的觉得,造成非常消极和抵触的反应。杨紫也提到,早期的虚拟偶像粉丝们,基本上都是因钟爱类似“洛天依”这种二次元形象才来的英文,三次元真人品牌形象不一定就适合虚拟主播的粉丝圈内。
电子科技大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专家教授陈建文也提到,每一个人审美和爱好都不同,虚拟偶像却刚好能提供一种达到“多元化”要求的可能性。例如,可以将其定做成你的男神、极品女神样子,“它”可以完全按照你的意向、品味,拥有你喜欢的声音、性情等,每日一起聊天、看电视剧,并且“它”很了解你……陈建文认为这是人类在虚拟偶像层面的最终表达形式,是虚拟偶像的“天花板”。
在陈建文来看,制作一个不用真人驱动的虚拟偶像是未来方向,仅仅目前为止还没一个详细庞大的数据库系统来支持各种各样个性化需求,这需要一个过程。“真正的虚拟偶像一定要有强互动水平,能像真人一样与观众进行互动。”他强调,目前的情况更像是早期练习,核心内容取决于根据“中之人”开展数据收集,让操作系统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