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1|浏览:279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发展元年。这一年,“元宇宙第一股”Roblox正式IPO,巨头Facebook随后宣布更名为“Meta”,激发了全球市场对于元宇宙概念的热情。
何为元宇宙?目前学界业界尚无统一定论。追溯其概念,最初来源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描述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Metaverse,所有现实世界的人在Metaverse中都有一个化身,在其中交往和生活。从元宇宙概念诞生至今已有30年,元宇宙的行业雏形亦趋于明朗,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鉴于元宇宙广阔的产业化前景,国内城市在元宇宙“赛道”上的“较量”已悄然展开。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武汉、合肥、成都、上海徐汇区、深圳福田区等均已将元宇宙写入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少地方也在相关产业规划中“点名”元宇宙。
各地积极行动起来的背后,是元宇宙为地方经济带来全新发展机遇。从经济规模来看,彭博预计,元宇宙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普华永道预测,元宇宙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了最近一年间全国10个省份(包括北京、上海和重庆),以及发布政策的15个地级市的元宇宙发展政策,探讨当前元宇宙相关领域的区域格局、行业布局和发展路径,梳理国内元宇宙产业链上下游,以期为元宇宙在国内的发展路线图提供借鉴经验。
元宇宙产业链
元宇宙前景被市场看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过去数十年间、其底层技术发展已逐渐完备。元宇宙涉及到非常多的底层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云计算、脑机接口、5G等。而这些底层技术与元宇宙相结合,就形成一个庞大的元宇宙产业链。
这些技术要素可划分为三类产业化布局:以软件硬件设施、人机交互为底层基础设施及设备的布局;以开发引擎、图像视频渲染工具为开发工具的核心层布局;以创作者经济、内容曝光及分发为应用产品及运用生态的应用服务层布局。
其中,基础设施层主要包含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和新技术基础设施,重点涉及到物联网、5G/6G 网络、Wifi6、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主要负责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分发、存储计算与处理、挖掘与分析决策。
核心层由终端入口、时空生成、交互体验、产业平台、虚拟社会架构组成,VR/AR/XR是最为关键的入口。这既包括虚拟现实、智能可穿戴、脑机接口等打通与现实世界沉浸式交互的接口,又包括以数字孪生、三维仿真等建模仿真工具、内容制作工具构筑虚实交互体验等等。
应用服务层包含消费端应用服务、行业应用端服务、政府端应用等。完整的“元宇宙”形成后,其将赋能工业生产、医疗健康、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传统行业,创造信息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颠覆式变革。
值得注意的是,元宇宙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当中,发展速度也不一样,相对来说,应用服务层更早受到元宇宙概念的影响,正在发生不小的改变。其中,游戏行业的形态与元宇宙十分相近,市场规模大、市场变化程度也较为剧烈,被视为元宇宙最先应用的场景。除此之外,工业制造、设计规划以及公共服务市场空间巨大。
地方元宇宙政策路线图
面对庞大的产业链,2021年伊始,国家及地方层面对元宇宙技术和相关产业设计逐渐登台。
2021年12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表文章《元宇宙如何改写人类生活》。该文章指出,要理性看待元宇宙带来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对社会的影响,并提醒元宇宙可能成为游戏、社交、零售及电商发展的下一个机遇。今年1月,工信部强调要特别注重培养一批深耕专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网络与数据安全、智能传感器等方面的“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批进军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除了国家部委的表态,多地将更具体、更务实的元宇宙布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产业规划。如上海将元宇宙写入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杭州成立元宇宙专委会,网易元宇宙产业基地落户三亚、深圳成立元宇宙创新实验室等。未来,元宇宙在国内发育的最终形态要脱虚入实,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为此,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了最近一年间全国10省份、15个地级市的元宇宙发展政策,总结归纳了当下国内元宇宙相关领域的区域格局、行业布局和发展路径。
区域格局:长三角领军布局元宇宙
在目前已明确发文支持元宇宙的各地政策中,长三角地区的步调正趋于同步。
上海最先将元宇宙写进“十四五”产业规划,浙江杭州随后发布一系列资金与政策福利,如杭州钱塘区着眼于人才引进,为以元宇宙产业项目为发展目的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启动资金和研发费用补助、最高1000平米3年租金补贴、最高1000万元贷款额度贴息支持以及最高1000万元创业发展资助,产业发展紧缺、水平特别突出的创业项目,最高给予1亿元资助。
长三角地区对元宇宙打响城市品牌同样看重。江苏无锡滨湖区在元宇宙生态产业规划中提出,在2025年前打造成长三角元宇宙技术创新高地,打造元宇宙的“滨湖名片”。南京首个元宇宙产业扶持政策提出,将在江宁高新区规划建设元宇宙产业先导区,打造长三角地区特色化园区,鼓励产学联合协作,围绕产业聚集区建设特色示范空间。安徽合肥同样将元宇宙写入“十四五”产业规划,明确将加快平台建设步伐,加速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
在元宇宙消费能力和潜力上,上海在城市环境、产业基础、消费基础以及产业治理等方面均有不俗实力,加之长三角地区在人才、技术和产业领域的链条式布局,长三角布局元宇宙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
行业布局:文旅、医疗行业为重点
借元宇宙加速城市数字化转型、实现数字经济弯道超车,是地方政府推动元宇宙的一大支点。
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统计,目前已发布政策支持的10省份、15个地级市中,多地提及元宇宙技术将与城市特色相结合开发文化旅游等虚拟场景。如广州黄埔区将建设具有黄埔特色的元宇宙标志性场景;上海虹口区将着力打造北外滩元宇宙发展和应用示范区;四川成都计划在交子大道打造全新多元化科技、文化、潮流的元宇宙生活消费场景矩阵;黑龙江省更是提出构建全省体积视频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沉浸式视频节目(直播)、元宇宙演唱会、演绎式娱乐等新兴业态集聚。此外,元宇宙与数字艺术交易相结合似乎正走在前列,广东潮州近日推出“潮州工艺美术元宇宙精品馆”上线。
除文旅业之外,医疗也成为不少地方迈向元宇宙的重点领域。基于元宇宙通过可穿戴设备捕获数据信息的底层技术,元宇宙医疗得以迈出向真实世界数字化的第一步。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注意到,浙江、黑龙江、上海、济南、合肥等地都已明确将医疗划入元宇宙发展生态范畴。其中,浙江的发展思路具有代表性,浙江近年来在AR引擎、虚拟场景建设、新型人机交互、心理健康与医疗等元宇宙产业赛道上已有一定研究和储备,部分企业已进入上市IPO与资本通道。随着元宇宙相关技术的成熟及应用,元宇宙的嵌入,或将重构医疗领域生态体系。
政策组合拳:产业投资、招商引资步伐加快
元宇宙的加速落地离不开市场推进,各地政府使出浑身解数吸引企业落户。
由地方政府牵头组建元宇宙产业投资基金动作在今年较为集中。3月,杭州余杭区未来城为鼓励XR产业升级发展,计划汇聚规模达10亿元的XR产业基金;5月,广州市天河区元宇宙联合投资基金正式发布,总规模逾200亿元;6月16日,上海宣布将发起设立百亿级元宇宙新赛道产业基金,打造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
此外,北京城市副中心将采用“母基金+直投”方式联合其他社会资本,通过打造一支覆盖元宇宙产业的基金支持元宇宙初创和重大项目;福建厦门号召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加大对国内外元宇宙领军企业的招引力度。
除了产业基金,如何吸引人才也是元宇宙发展的重中之重。除了为吸引元宇宙产业人才开出最高达千万元补贴的杭州钱塘,将住房补贴细化于元宇宙布局计划中的还有北京、广州、南京等地,如广州最高将给予100万元租房补贴、500万元购置办公用房补贴;南京对于面积在400平方米以上的载体,给予每年20万元运营补贴,每增加100平方米再增加给予5万元补贴,力争为落户的元宇宙企业提供一条龙孵化服务。